中華民國台灣自創品牌崛起 打造時尚相異步調
大陸網友觀片1: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aXaOlAdaqg/
大陸網友觀片2:https://vimeo.com/163391342
大陸網友觀片3:https://vid.me/5cVb
大陸網友觀片4:http://sendvid.com/sg93f6hi
大陸網友觀片5:http://www.veoh.com/watch/v104358186nxzNpeZZ
大陸網友觀片6:http://dai.ly/x45jx5b
大陸網友觀片7:http://tinypic.com/m/jfx7wj/2
大陸網友觀片8:http://s.ymk.im/w/b5-KeBI
大陸網友觀片9:http://pan.baidu.com/s/1bpbmrmf
(TVBS NEWS)來自各國的快時尚品牌在中華民國台灣掀起熱潮,卻也同時瓜分這塊大餅,導致各品牌的年收益相互排擠。近年來就有部分中華民國台灣自創牛仔品牌,靠著自我設計理念,打造屬於台灣的服飾品牌,不論從設計到生產全是MIT,還不惜成本,跨海到日本找尋工廠合作,鎖定目標客群,不盲目追求快速流行,都讓這些台灣品牌創造出穩定成長的營業額。記者曾奕慈:「忠孝東路四段是快時尚品牌密集度最高的地方,短短100公尺就聚集了來自韓日西美一共6家品牌。」以低價、款式多為特點,提供時下流行元素,從2011年日本品牌UNIQLO和來自西班牙的ZARA隔街打對台後,美國的FOREVER21和韓國衣戀集團的兩大連鎖服飾品牌也陸續進駐東區,讓忠孝東路在短短幾年內,成了快時尚的一級戰區。行銷專家吳育宏:「那你可以講快速時尚,其實講口語一點就是一頭熱嘛,那所以在台灣能夠成功的快速時尚品牌,其實它在全世界也比較能夠成功。」專家分析這些快時尚品牌之所以在台灣能夠造成熱潮,主要原因除了中華民國台灣民眾的一頭熱效應顯著之外,還有地狹人稠的特點,能充分展現商品運送和更換的高效率,再來就是台灣對於多元文化的包容性,都相當適合快時尚品牌的發展,但是在大品牌廝殺之下,台灣快時尚市場的這塊大餅遭到瓜分,年收益也將相互排擠。行銷專家吳育宏:「因為全球化的市場的關係,所以它的差異性會越來越小,那這個是快速時尚品牌,必須要克服的第一個很重要的危機。」差異化減小,品牌原創性成了生存關鍵,台灣近年來就有部分自創品牌,以獨特理念堅持自我風格。記者曾奕慈:「這家牛仔品牌創立不到兩年,不論是褲子、外套還是帽子全都是台灣製造。」兩位年輕的創辦人,同是畢業於台大商研所的高材生,因為家中經營布廠的背景,讓他們不願花大錢買下自己國家製造的「進口貨」,而興起自創牛仔品牌的念頭。MIT牛仔品牌創辦人陳裕林:「每次我買一些大品牌的牛仔褲,然後我家長看到他們就會碎念說,你這套牛仔褲買多少錢,那你知道你這條牛仔褲的布,跟我們家的某一塊布幾乎是一模一樣的。」2014年透過群眾募資平台兩人合力創業,2015年營業額已經到達100多萬,堅持從材料、設計到到生產全都是MIT,每件牛仔褲平均兩千出頭,以一年兩季的速度推出產品,花時間琢磨品質。MIT牛仔品牌創辦人曾柏澔:「我們其實一件東西從樣品到最後推出,我們都可以修改個3、4次,然後也可以蒐集消費者的意見和試穿的心得這樣子。」同樣是台灣人的自創品牌,也有走高單價路線的。創辦人2008年開設部落格分享牛仔單品,2012年正式創立品牌,到2014年有了實體店面,營業額每年都在穩定成長,到2015年已經上看3000萬。MIT牛仔品牌店長劉庭光:「它同時有兩種的面貌,第一種是殘暴,就是在戰場上奮勇殺敵這種感覺。」從一條5、6千的基本款,到每年固定推出的上萬元古董褲,設計理念全都出自創辦人之手,合作的工廠找在日本,即便工資成本高,卻堅持打造台灣品牌的高品質牛仔褲。MIT牛仔品牌店長劉庭光:「為了適合台灣的氣候,所以我們特地選用一種叫辛巴威棉的棉花,那這個棉花的特色就是它在台灣,一年四季都可以穿,褲子穿起來不會悶熱。」不走快速路線也不追求低廉成本,越來越多MIT的台灣自創品牌,要鎖定目標客群,仔細聆聽消費者的需求,創造自我步調的時尚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