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出席「2014年東海和平論壇」開幕式

2014年08月05日總統出席「2014年東海和平論壇」開幕式

總統出席「2014年東海和平論壇」開幕典禮,除說明中華民國以具體作為落實「東海和平倡議」,也盼依據該倡議與相關各方共同努力,共謀亞太永續和平發展,讓東海及南海能夠成為「和平與合作之海」。

(中華民國總統府)馬英九總統(5)日上午出席「2014年東海和平論壇」開幕典禮,除說明中華民國以具體作為落實「東海和平倡議」,也盼依據該倡議與相關各方共同努力,共謀亞太永續和平發展,讓東海及南海能夠成為「和平與合作之海」。總統應邀致詞時表示,兩年前九月,當日本宣布將爭議中釣魚臺列嶼「國有化」之後,中國大陸20個城市發生激烈反日抗爭,東海局勢乃日趨緊張。中華民國本身也是聲索國,一向主張釣魚臺列嶼是中華民國固有領土、臺灣屬島,針對此一發展,特別在201285日,也就是1952年《中日和約》生效60週年紀念日,由他提出「東海和平倡議」,秉持「主權無法分割,但資源可以共享」的理念,呼籲相關各方自制,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總統進一步表示,該項倡議從提出迄今屆滿2年,中華民國透過種種外交努力,順利化解了與日本及菲律賓之間的重大爭議,為東海、南海和平創造新的條件,也獲得許多理念相同國家的響應。總統就我國提出「東海和平倡議」前後的時空背景向來賓說明。第一、臺海和平為東亞穩定與繁榮的基石:1953年韓戰停火後,朝鮮半島與臺灣海峽,成為東北亞兩大火藥庫(flash points),隨時有爆發的可能。1987年臺灣開放居民赴大陸探親,開啟兩岸和解之門,雙方並在1992年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共識,可惜嗣後歧見日深,互信日薄。1996年,中共一度以發射啞巴飛彈攻擊基隆與高雄外海,引發美國派遣兩支航空母艦戰鬥群前來臺灣近海,氣氛極為緊張,兩岸原先建立的制度化協商,也因而中斷了10年。總統指出,他於2008年上任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快速恢復兩岸制度性協商,到「東海和平倡議」提出的20128月時,雙方已簽訂16個協議,兩岸關係改善到隔海分治60多年來最穩定與和平的狀態,臺灣海峽也從潛在的殺戮戰場,一變而為和平廣場與繁榮商場。舉例而言,6年來,兩岸從完全沒有商業直航的班機,到現在每天往返共118班,涵蓋大陸54個城市及臺灣10個城市;大陸來臺訪客,也從6年前的29萬人次,增加到去年的285萬人次,成長近10倍;而大陸來臺學生則從823人增加到25,000人,成長30倍;雙邊貿易量也達至1,650億美元,凡此均是6年前難以想像的情境。總統強調,兩岸關係的改善,大幅降低臺海的緊張情勢,有助區域和平與穩定,且合於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因此得到美國、日本、東協、紐澳及歐盟等各方的肯定,也讓我們對推動「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的信心大增。其次,在「臺日簽署漁業協議,有效化解爭議」方面,總統表示,在他提出「東海和平倡議」8個月後,我國與日本在去年410日簽署《臺日漁業協議》,使我國漁船在有臺灣面積兩倍大的「協議適用海域」,可自由作業,且增加4,530平方公里的優良漁場,也解決了困擾雙方40年的漁業糾紛。總統進一步說明,在上開協議簽訂的前一年,臺日兩國在此海域發生17件爭議事件,雙方海巡艦艇曾對峙15次;而從該協議簽署後到目前為止,爭議事件降為僅有1 件,雙方海巡艦艇不再對峙。在另一方面,雙方漁民的漁貨量大增,但島嶼主權的爭議受到擱置,雙方的主權主張均不受影響。顯見該協議和平解決雙方40年的爭議,並使雙方得以共享資源,可謂「主權不讓步,漁權大進步」。再者,我國以堅定態度與和平方式,與菲律賓解決「廣大興28號漁船案」紛爭。總統說,去年59日,菲律賓公務船上海巡隊員在雙方專屬經濟區(EEZ)重疊海域連續以自動武器掃射我國籍漁船「廣大興28號」,造成我國漁民死亡,漁船毀損。經由我國政府強烈抗議與譴責後,雙方展開三個月密集調查與談判,最終獲得菲國官方正式道歉、賠償,菲律賓司法部並以殺人罪起訴菲國8位海巡人員。總統告訴與會者,臺菲雙方更召開多次漁業會談,協商簽署相關漁業執法合作協定,達成「執法不用武力、事前相互通報、扣捕後儘速釋放」等3項重要共識,並立即實施。近10年來,此一海域曾發生25件武力執法案件,其中亦有漁民遭槍殺死亡案例,我方漁民固然苦不堪言,菲方亦抱怨連連。去年協商漁業執法協定後,執法案件也降為1件。總統強調,我國與日本簽署漁業協議,以及與菲律賓交涉漁業糾紛等兩個案件,均獲得正面成果,顯示我國發揮「東海和平倡議」的精神,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創造可觀的和平紅利,是確實可行的模式。而該等成果得之並非偶然,因為「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追求和平乃大勢所趨與人心之所向。總統提及,「東海和平倡議」的主張與實踐成果,普獲國際肯定與讚譽。例如今年4月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曾在該國國會聽證會中,發言肯定該倡議,並認為其中的重要內涵,包括尊重國際法及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均符合該國的核心策略,而我國以和平且務實的方式處理臺日及臺菲海事爭議,乃是透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問題的典範。此外,今年6月「亞洲安全高峰會議」(Asia Security Summit)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The Shangri-la Dialogue)中,美國國防部長赫格爾(Chuck Hagel)及澳洲國防部長詹斯敦(David Johnston)均發言肯定我國以和平手段解決與日本及菲律賓的海事爭端。總統談到,「東海和平倡議」也廣獲國內外媒體關注與肯定,例如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今年 5 14日社論《Calm the waters of Southeast Asia 》中,針對中國大陸與越南近來因石油探勘所引發的南海領土主權糾紛,特別呼籲各方以協商解決爭議,文中並稱許《臺日漁業協議》是一化解紛爭,達到利益共享的良好實踐模式(a proved model)。談及東亞區域安全情勢及區域經濟整合,總統表示,東海地區周邊國家不僅在全球戰略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全球經濟方面,也已成為帶動成長最重要的引擎。今年5月初,中國大陸在南海設置鑽油平臺,導致中國大陸與越南間的關係緊張,隨後部分越南民眾的暴力抗議事件更波及許多在越南的無辜臺商與外商,造成臺商的重大損失。總統進一步表示,雖然中國大陸已於今年7月間撤離在南海的鑽油平臺,然該等事件充分顯示,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要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相關各方必須思考如何「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協商擱置爭議,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換言之,應思考如何將「東海和平倡議」的理念與精神,擴大運用到南海等東海以外地區。總統強調,在面對亞太地區經濟關係愈趨緊密,但安全關係卻愈見分歧的國際情勢時,我們尤其要思考並實踐「以制度性方式建立有效對話」,並支持「以和平方式消弭紛爭於成形之初」,同時「以有效合作促進經濟繁榮」。總統說,本屆「東海和平論壇」針對「非傳統安全議題合作機制的建構」、「預防衝突機制的建構」、「經濟整合」以及「擴大東海和平倡議的影響力」等議題,邀請各國專家學者進行討論,集思廣益,落實建構多邊制度化對話平臺,從而推動東亞和平與合作,實具有深厚意義。總統也提到,臺灣位於東亞的地理中心,也是東海及南海交會之處,先天上即可扮演一個區域的角色。過去6年來,我們以和平與繁榮為目標,努力推動兩岸和解,改變了臺灣海峽的戰略風貌。臺灣的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6年前本來處於彼此對立、惡性循環的狀態,6年來,已逐漸轉變彼此對話的良性循環,這對海峽兩岸而言,是「雙贏」;對國際社會而言,是「多贏」。另方面,總統也指出,我們用和平方式解決與我國北方的日本、南方的菲律賓的漁業糾紛。例如當日本遭到地震、海嘯及核子事故,我國所提供的援助,超過其他93國援助的總和;而當菲律賓與帛琉遭遇颱風肆虐,我國立即派遣軍機與軍艦,運送救濟物資到災民手中。國際社會因此逐漸瞭解,中華民國是一個愛好和平,樂於提供人道援助的國家。也因此,我國獲得各方的協助,例如在2009年參加睽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及在2013年出席睽違42年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年會;此外,我國雖僅有22個邦交國,但卻有140個國家及地區給予我國人民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較他上任前增加86個國家及地區,凡此都是和平所創造出的紅利。最後,總統以英文致詞總結,強調中華民國將繼續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夥伴關係,並依照「東海和平倡議」的理念,持續與相關各方共同努力。同時,我國希望建構非傳統安全議題的合作機制,建立預防區域衝突的機制,並推動區域經濟整合,以促進區域和解與合作的制度化發展,除深盼未來能減少誤判及使用武力的可能性,讓善意的循環生生不息;亦希望東海及南海能夠成為和平與合作之海,讓東海和平的成功模式成為其他地區仿效的範例,如此一來,各方將可攜手合作,共謀亞太永續和平發展。包括外交部部長林永樂及遠景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等均出席是項盛會。

arrow
arrow

    三興公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